无损检测

期刊导读

加速器工业无损检测项目环境辐射影响分析

来源:无损检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10

1.概况

某公司在厂区东侧建设1座加速器工业CT机房并购买1台加速器工业CT(X射线最大标称能量9MeV)用于无损检测,属Ⅱ类射线装置。

2.辐射工作场所屏蔽情况

检测室主体为10.1m×8.9m×7.2m(长×宽×高),四周墙壁采用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,北侧主屏蔽墙厚为2800mm,东侧、南侧、西侧副屏蔽墙厚度为1800mm;室顶厚为1800mm,由900mm厚素混凝土与900mm厚土层构成。大防护门为厚1600mm混凝土,小防护门为厚5mm钢板。检测室设“几”字型迷路,迷路长度3500mm,迷路内墙为厚1000mm混凝土。设计安装门-机联锁装置,电离辐射警告标志,工作状态指示灯。

检测室内设计机械强制通风管道系统,设置进风口10个,排风口1个。进风口位于北墙,高7m,排风口位于东墙地面,设计通风量1300m3/h,通风管道采用“Z”字形穿过屏蔽墙,避开了有用射束照射。

3.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

加速器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工作时,将产生X射线及高能电子束有用线束辐射、泄漏辐射、散射辐射,对机房周围环境造成一定辐射污染;运行时产生非放射性有害气体臭氧(O3)和氮氧化物(NO,NO2)等非辐射有害因素,通过通风系统,可明显降低其浓度,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;低能加速器的感生放射性多数是由中子引起的,绝大多数天然核素的反应阈能在10MeV以上,本项目加速器最大标称能量为9MeV,不需要考虑感生放射性和中子。

因此,在加速器开机时间内,产生的X射线为主要辐射环境污染因素。

4.监测参考标准

4.1 《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》[1](GB-2002)

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有效剂量限值,见表1。

表1 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注:表中剂量限值不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本底照射。或年当量剂量身体器官年有效剂量或年当量剂量全身均匀照射≤20mSv全身均匀照射≤1mSv职 业 工 作 人 员公 众身体器官年有效剂量

4.2 《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》[2](GB 5172-1985)

加速器厅、靶厅的门均需安装联锁装置,只有门关闭后才能产生辐射。

在加速器厅、靶厅内人员容易到达的地点,应安装紧急停机或紧急断束开关,并且这种开关应当有醒目的标志。

为排放有毒气体(如臭氧)和气载放射性物质,加速器设施内必须设有通风装置。

4.3  《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[3](GBZ117-2015)

X 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:

a)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,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μSv/周,对公众不大于5μSv/周;

b ) 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 2. 5μSv / h 。

5.监测结果与评价

5.1 监测依据

《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》(GB/T-1993)

5.2 监测仪器

FH40G型便携式X-γ剂量率仪。

5.3 监测结果

9MeV加速器工业CT开机状态,射线能量9MV,西北方向出束;工件为铝材料活塞,厚度约50mm。对治疗室周围环境X-γ辐射剂量率进行了监测,监测结果见表3。

表3 加速器工业CT机房周围环境X-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(nGy/h)序号点位描述非工作状态工作状态监测结果标准差监测结果标准差 A10机房西墙外南侧30cm处 A11大防护门左侧门缝30cm处 A12大防护门中间30cm处 A13大防护门右侧门缝30cm处监测值范围41.0~78.265.4~451.0 A1操作位 A2小防护门外30cm处 A3机房南墙外南侧30cm处 A4机房南墙外东侧30cm处 A5机房东墙外东侧30cm处 A6机房东墙外北侧30cm处 A7机房北墙外北侧30cm处 A8机房北墙外西侧30cm处 A9迷道外侧30cm处

非工作状态下,机房周围X-γ辐射剂量率监测范围为(41.0~78.2)nGy/h,低于当地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内。工作状态下,机房周围X-γ辐射剂量率监测范围为(65.4~451.0)nGy/h,低于《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(GBZ117-2006)所规定的2.5μGy/h的标准限值。

6.职业和公众受照剂量

6.1 职业照射

根据该单位提供的最近连续一年的个人剂量报告4份,项目涉

及的2名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累积剂量均低于《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》(GB-2002)中规定职业人员的剂量限值20mSv/a。

6.2 公众受照剂量